上映的一部 HBO 紀錄片再次引發了人們對 Len Sassaman 是比特幣創造者的猜測。我認識 Len。這個理論很有道理。


周二上映的一部 HBO 紀錄片重新引發了人們對我已故好友 Len Sassaman 就是比特幣的匿名發明者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的猜測。這位電影制片人聲稱曾與他認為是中本聰的人面對面碰過,因此 2011 年自殺的 Len 不太可能是他的嫌疑人。盡管如此,其他人還是令人信服地詳細闡述了 Len 的技術能力,這些能力使他成為合乎邏輯的中本聰候選人。
無論這部電影如何宣稱,我都想分享我所了解的 Len,以及為什么我也認為他就是中本聰。
賈斯汀·牛頓 (Justin Newton) 是 Netki 的首席執行官,Netki 是一家身份驗證服務提供商。本文改編自 LinkedIn 上發表的一篇文章。
當我遇到 Len Sassaman 時,他穿著皺巴巴的夾克,打著領帶。我們在賓夕法尼亞州波茨敦寄宿學校希爾學校歷史老師托馬斯·魯斯的客廳里。Len 當時讀大三,而我,一名在數據中心行業工作的校友,從舊金山灣區回來,與 Tom 共度了一個長周末。
Len 坐在沙發上,而我坐在旁邊的椅子上。Tom 是我的一位導師,他以經常照顧那些有困難背景或難以融入社會的孩子而聞名。Len 就是其中之一。他很難保持正常的眼神接觸,并且總是極力貶低自己的成就。
盡管 Len 只有 16 歲,但他在計算機科學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潛力,Tom 問我是否愿意成為一個可以在該領域幫助 Len 找到方向的朋友。我欠 Tom 很多,所以當然答應了。那天我們在 Tom 的客廳里呆了大約兩個半小時,喝著一種相當于 Jolt Cola 的熱茶,因為它含有所有的糖分,而且咖啡因含量是普通茶杯的兩倍。
回想那次談話,我記得我們那天討論了很多事情,事后看來,Len 的一些想法與中本聰的理念非常契合。
我的另一位導師曾向我指出,技術與歷史如何以循環的方式相互影響,以及偉大的發明如何改變社會、改變世界。我把這個頓悟的時刻分享給了 Len:在科技領域的卓越技能就像一個杠桿,如果用足夠的力去撬動它,就可以把世界朝我們希望的方向推動。
就在這個時刻,Len 從被動、害羞、內向的狀態,變得充滿激情并積極投入。直到那時,他一直生活在一個由那些受歡迎的孩子主導的世界里;看到一條可以幫助塑造未來的道路,而不需要站在聚光燈下,這讓他的姿態發生了顯著而立刻的變化——從懶散變得挺直并向前傾,眼神從低垂變得炯炯有神,直視著我。
此時,Tom 靠在椅子上,臉上帶著一抹會心的微笑,偶爾站起來確保我和 Len 的杯子里都有滿滿的“火箭燃料”,以保持談話的持續。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我們討論了交流自由、在線匿名性和信息民主化的重要性。談話還涉及開發開源軟件和標準、通過代碼表達我們的價值觀、以及創建能夠改變世界的軟件,并預測其中的一些影響。
硅谷歲月
在我搬到洛杉磯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NetZero 工作后不久,Len 也搬到了舊金山。我把他介紹給了我在北美網絡運營商組(NANOG)和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社區的朋友,幫助他找到自己的圈子。
在那之后,我們保持了大約十年的聯系。我們有時會一段時間不聯系,接著我就會收到一封郵件或一條短信,只有一句“你有時間打個電話嗎?”,沒有任何上下文。有些電話是關于職業建議的簡單問題,比如他在考慮工作機會時,或者在他思考是否應該繼續留在一個無法讓他完全投入的職位時。這類電話通常很短,因為他只需要一個在行業內他信任的人來確認他的想法或看法是否正確。
那些較長的通話類似于我們在 Tom 沙發上的對話。我們會花上幾個小時討論開放和無許可創新的價值,以及那些允許人們無需許可就能進行建設的網絡的重要性。
我們還討論了很久關于允許不良行為者做壞事的代價與讓良好行為者快速行動、不必等待那些緩慢且保守的機構批準的好處之間的權衡。
最終,我們一致認為,網絡本身應當完全開放,而控制措施應當在其他層面上構建,盡可能通過技術實現,只有在絕對必要時才通過法律手段。
這一原則是比特幣的核心,也可能是其最有價值且最持久的特征。
中本聰?也許吧
有很多人給出了邏輯上的理由,認為 Len 不可能是中本聰,但在我看來,這些人并不了解 Len 是誰。以下是我對他們觀點的回應:
“Len 不富有,而且他家人現在也不富有。” Len 認為從事技術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致富,而是為了創造我們所有人都想要生活的未來。這與中本聰從未像他或他們本可以那樣,從比特幣中獲利的事實非常契合,因為比特幣創始人挖出的幣從未被移動過。我完全能想象到 Len 會銷毀他礦池錢包的私鑰,以確保他自己或其他人無法從中獲利。
“Len 是比特幣懷疑論者,還在推特上批評它。” Len 經常嚴厲批評那些他深度參與的項目。他性格中的一部分表現為,他總是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夠好,即便那已經很出色了。公開這些批評言論對他來說可能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如果他真的是中本聰,這可以幫助他保持匿名和距離感。
Len 堅信開放且無許可的網絡能夠推動創新。正是比特幣的這一特性最初吸引了我,而如果 Len 構建了這樣的網絡,我一點也不會感到驚訝。
Len 100% 相信個人權利高于權威力量。同時,他并不是那種涌向早期比特幣社區的典型自由主義者。我完全能想象,如果他是中本聰,看到他的創造被一群快速致富的投機者利用,可能會促使他放棄這個項目,并可能加重他的抑郁情緒。
需要澄清的是:Len 和我從未討論過比特幣。如果他是中本聰,我完全能理解他為什么不愿意和我或我們的朋友討論這個話題。說到底,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是中本聰。考慮到他的技能和他作為一個人的特質,他確實有可能是。
無論如何,Len 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他值得比這個世界對待他的方式更好的待遇。他的記憶在我心中永遠閃耀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