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間 11 時 8 分,MetaMask 聯合創始人 Dan Finlay 通過 AI 代理 clanker 在 Base 網絡上部署了 Meme 代幣 CONSENT,該代幣在 5 分鐘的時間里上漲至 450 萬美元市值,而后在 200 萬 -300 萬美元區間震蕩。


clanker 是一款基于 AI+ 社交平臺的 Meme 發行工具,交互體驗與此前的 makenow.meme 類似,用戶只需要@clanker,文字描述代幣的 Ticker、內容和圖片,clanker 就會自動部署代幣,其核心的差異在于部署的過程由 AI 完成。
Dan:糟了,我也沒籌碼
但代幣部署了 13 分鐘后,Dan 轉發了 clanker 的部署回復并表示:「老實說,這是一次糟糕的體驗:被 200 個機器人搶走自己的代幣,顯而易見這就是騙局。也許可以讓發行方先存入初始資金?Uniswap 的小部件上甚至沒有提供 MM 作為移動端登錄選項。」(注:MM=MetaMask。)
相似情景同樣在 makenow.meme 上發生過,若代幣部署者選擇通過社媒平臺發布代幣,部署者自己也沒有優先購買的權利,甚至在官方 Bot 回復前所有人都不知道哪個代幣是真的。
這種看似「公平」的發射方式,實際上成為了「科學家」的盛宴,回溯到更早的 friend.tech,各路大 V 均被 Bot 所監控,一旦上線早期籌碼即被 Bot 搶走,沒有普通用戶參與的空間。
「Pump.fun 救我」
隨后 Dan 進一步表示,自己反而因為通過 clanker 部署代幣虧損,因為有很多人在創始人之前買入,然后在創始人之后拋售,現在只能通過「喊單吹票(shilling)」的方式彌補損失。
4 分鐘后,Dan 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在 pump.fun 上發幣。不過在明面上,Dan 表示這是為了對比兩個發幣平臺的體驗而進行的測試。


Dan 發布 pump 鏈接證實了代幣的正統性后,Solana 上的 CONSENT 開始暴漲,外盤發射后 11 分鐘就觸及了 1100 萬美元的市值,此時 Dan 的賬號浮盈約為 20 萬美元。
對此 Dan 給予了 pump 正面評價:
正在比較 WC(Warpcast)和 SOL 的 Meme 幣體驗。有兩個名為 CONSENT 的代幣,最終只有一個會勝出。
到目前為止的結果是:在 Clanker 上,會被大量的人搶跑和 rug;而在 pump.fun 上,至少開發者是真正的創始成員。例如,絕不可能用 Clanker 的模式為一個組織進行眾籌。
即使我在 pump.fun 上投入的金額只是 Clanker 的一小部分,但收益已經是在 Clanker 上損失的好幾倍。我不確定這其中有多少是「正常的站點噪音(the normal site noise)」,又有多少是因為這個活動的加成,但對我來說,事實就是如此。


Clanker 來小懟一下
或針對 dan 表示在 clanker 虧錢一事,clanker 于 X 平臺發文表示:「@danfinlay 嘗試了 clanker 和 pump.fun。他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建議,我們會利用它們來改進我們的產品。Dan 的體驗并不好,但他僅在 ETH 上就賺了超過 26, 000 美元。」
但 dan 似乎并未看到 X 平臺的這篇帖子,但他收到了來自其他 Warpcast 用戶的提示——「哪里可以看到這些 clanker 獎勵(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