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s2im"></ul>
  • <strike id="os2im"></strike>
    <ul id="os2im"></ul>
    <ul id="os2im"></ul>
    <fieldset id="os2im"><menu id="os2im"></menu></fieldset>
  • 盤點2024香港Web3十大熱詞

    2024 年注定不平凡。經過三年的蟄伏,Web3 終于迎來了新一輪牛市周期的開端。新周期,新敘事,究竟有什么新鮮的血液在脈搏之下跳動,我們且將目光聚集到亞洲金融中心,也是亞洲 Web3 的「心臟」——香港。一年間,監管、創新和資本三方在此狂飆突進,也讓整個行業在創新與規范之間找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新敘事盤根錯節,熱點層出不窮。本文將回顧 2024 年香港 Web3 領域的十大熱詞,以此窺得一年中行業興起與發展。

    1.?原生合規——「不搞野路子,就搞清楚路子」

    2024 年,全世界都在搞 Web3 合規,「監管套利」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區別于美國及其他地區的「先開再修」,香港走出了「規則先行,創新跟上」的新路線。從 VASP、CBDC、港元穩定幣,再到虛擬資產現貨 ETF、Ensemble 沙盒計劃,每條立法、每個試點都是香港監管機構協同本地金融機構積極探索的階段性成果。

    更重要的是,長期以謹慎著稱的香港監管,在 2024 年徹底「換擋加速」。無論是 12 月港監會一口氣發出 4 家 VASP 牌照,還是全球首發 ETH 現貨 ETF,這種「穩中帶快」的節奏足以窺見香港監管已經在審慎與開放之間,取得了較好的平衡。

    如果說 Web3 是場游戲,那么 2024 的香港,不僅制定了升級路線,還將「新手攻略」整理成冊,歡迎即將入場的新玩家。

    2.?BTC 資產配置——「 國家、企業爭『囤幣』」?

    2024 年投資什么虛擬資產?全年漲幅達 150% 的 BTC,必須是答案之一。2024 下半年,美國率先發起囤幣競賽,特朗普的 BTC 戰略儲備計劃直接把比特幣升級成了「國家戰略物資」,引發巴西、波蘭、日本等多國效仿。

    政策已定調,資本市場迅速跟上。2024 全年,機構投資者共購入 859,454 枚 BTC,其中長期投資 BTC 的 MicroStrategy(微策略)一馬當先,本年度增持近 25 萬枚,狂賺 200 億美元,坐穩 BTC 巨鯨寶座。

    全球迎來「囤幣潮」,企業機構也不甘落后。香港上市公司博雅互動(HK.0403)直接宣布持有 2,641 枚比特幣和 15,445 枚以太坊,并迅速將 1.42 萬枚 ETH 換成 515 枚 BTC,一套操作行云流水;Nano Labs(Nasdaq:NA)更是攜手 HashKey Exchange,豪擲 5,000 萬美元布局 BTC 資產。截至撰稿時,Nano Labs 已經持有價值 550 萬美元的 BTC。企業囤幣一氣呵成,堪稱教科書式的操作。此外,據了解,國富創新、酷派集團等企業也悄然跟進,提前卡位比特幣儲備戰場。

    3.?虛擬資產現貨 ETF——「老牌工具,新玩法」

    ETF 在傳統金融市場早已司空見慣,但當它和虛擬資產「合體」,卻成了 2024 年 Web3 市場的破局神器。2024 年 1 月,美國批準首支 BTC 現貨 ETF,引發市場狂歡。其他各國或保持觀望或開始考慮時,香港反應迅速,不僅上線了 BTC 現貨 ETF,還搶先推出 ETH 現貨 ETF,實現亞洲市場的占位。

    目前,香港市場已有 3 支 BTC 現貨 ETF 和 3 支 ETH 現貨 ETF,分別由華夏、嘉實、博時三家頂級機構推出。據 Coinglass 數據顯示,截至撰稿,香港 BTC 現貨 ETF 總資產凈值達 4.39 億美元,ETH 現貨 ETF 凈值為 6,356 萬美元。雖然在規模上與美國還有距離,但香港的虛擬資產現貨 ETF,已憑借創新與活力,迅速開始市場占位,為后續資金流入準備道路。于是,7 月香港迎來亞洲首只比特幣反向產品——CSOP 比特幣期貨每日(-1x)反向產品;11 月,港交所推出虛擬資產指數系列,包括 BTC 與 ETH 的參考指數及匯率,為虛擬資產市場帶來更多金融工具。

    虛擬資產現貨 ETF,不僅打開了香港傳統金融市場的大門,更是香港 Web3 資本狂飆的起點。

    4.?穩定幣——「跨境支付的頂流,監管的『團寵』」

    主流穩定幣如 USDT、USDC,憑借與美元 1:1 錨定的「硬實力」,早已是跨境支付領域的「頂流擔當」。無論是加密交易、工資結算,還是商品支付,穩定幣的身影無處不在。但「人紅是非多」,多次脫錨風險,也讓它們成了全球監管的重點關照對象。

    2024 年 6 月,歐盟《穩定幣法案》生效,瞬間開卷全球監管。香港當仁不讓,年初伊始火力全開:2 月發布法幣穩定幣監管咨詢,3 月推出「穩定幣沙盒」計劃,7 月發布咨詢總結,12 月直接送上《穩定幣法案》…立法會的 KPI 安排得明明白白。

    更有意思的是,首批沙盒玩家名單,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渣打銀行(香港)、Animoca Brands、香港電訊(HKT)等知名公司紛紛上榜,瞬間把穩定幣沙盒變成了「頂級俱樂部」。

    當前香港的監管重點暫時放在港元穩定幣上,但這波操作也穩住了市場,讓香港的數字資產規則更上一層樓。至于全球用得風生水起的 USDT、USDC 等美元穩定幣,香港是否會考慮放行呢?故事未完待續。

    5.?VASP 牌照——「有牌才敢開張」

    玩轉虛擬資產交易市場,VASP(虛擬資產服務商)牌照是「入場證明」。前有美國、新加坡,后有迪拜、歐盟,持牌上崗已是主流趨勢。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 VASP 牌照也已就緒。

    當前,香港持證開張的平臺已壯大至 7 家,分別是 HashKey Exchange、OSL Exchange、HKVAX、HKbitEX、Accumulus、DFXLabs 以及 EX.IO。這些「好學生」不僅需要嚴格遵守了《打擊洗錢條例(AMLO)》的合規要求,還通過了香港證監會(SFC)的多層審查。

    付出總有回報,持牌上崗更受市場青睞。比如 HashKey Exchange,2024 年整體平臺資沉突破百億港元,累計交易量達 5,800 億港元,躋身全球中心化交易所 Top10。盡管仍有更多的平臺等待審查,但香港證監會已制訂了清晰的發牌程序路線圖。2025 年,相信會有更多平臺持牌入場。

    6.?PayFi——「是老酒裝新瓶,還是新一輪支付革命?」

    2024 年,PayFi(支付金融)成為 Web3 圈新寵。看似只是把支付搬上區塊鏈,但實際上,PayFi 大福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讓傳統的「龜速匯款」瞬間升級成「秒到賬」。

    如果說 Web3 行業有一個公認且經久不衰的主流敘事,則一定是大規模采用(Mass Adoption)這一關鍵命題。PayFi 正是這一敘事的重要實踐者。從廣義上看,PayFi 屬于 RWA 賽道,但它的野心遠遠不止于此。其背后是區塊鏈對天量真實世界資產的撬動力量——僅在支付領域,信用卡、貿易融資、跨境支付等細分市場的總規模就超過 40 萬億美元,而 PayFi 目前僅在傳統金融的「長尾市場」展開布局,潛力巨大。

    PayFi 的核心價值在于連接區塊鏈資金池與鏈下金融需求。這種連接并非易事,需要多重力量的整合:首先,必須在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和加密友好的城市運營;其次,具有資金實力且能夠提供從基礎設施到 KYC、出入金、流動性管理等全鏈條合規支持的機構并不多,只有少數監管持牌機構具備這一能力,例如香港最大的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香港,或將成為 PayFi 的「金融熱土」。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具備龐大的跨境資金需求、成熟的金融基礎設施,以及「Ensemble」計劃和穩定幣監管等政策護航。行業在香港落地的紅毯持續鋪設中。

    7.?傳統機構跑步入場——「老錢變新貴」

    雖然虛擬資產現貨 ETF,為傳統資本找到了 Web3 入局之路,但間接投資哪有直接賺錢「香」?眼瞅著年初加密小牛市,美國傳統金融巨頭們靠著發行 BTC 現貨 ETF 賺得盆滿缽滿。反觀香港券商們,明明坐擁用戶千千萬,卻還守著宛若寒冬的股市——10,00 多只港股日成交額不足 1 萬港元。

    思路打開,不如帶著用戶參與 Web3。于是,香港的傳統券商們終于「跑步入場」。傳統券商如勝利證券、艾德證券,互聯網券商如富途、老虎,甚至外資大佬盈透證券,紛紛拿下香港證監會的 1 號牌照升級,迅速布局虛擬資產業務。為了「少走彎路」,他們選擇聯手本地持牌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集成 HashKey Pro 這個機構級綜合服務,迅速開通 BTC 和 ETH 等虛擬資產的充提和交易功能。短短幾個月,就拉動了 50 億港元交易量。

    券商們的加入不僅帶來了流量,還把他們的專業優勢也搬進了 Web3——什么風控、合規、老客戶關系,分分鐘把傳統股民也拉進了虛擬資產的世界。最值得期待的是,如果 2025 年 Web3 行情進一步突破,憑借先天優勢,香港的券商們甚至還會帶著全球「老錢」們一塊入場,全面鏈接傳統金融與虛擬資產市場。

    8.?OTC 監管——百億美金市場,或將戴上「緊箍咒」?

    「出入金,去香港」,動輒數百家的線下轉換店,吸引了更多的人慕名而來。尤其對那些動輒上百萬交易額的機構和高凈值用戶來說,OTC 交易不僅靈活,還能提供更高的隱私性和流動性。也因此,香港 OTC 市場一直生機勃勃。據統計,全港有約 200 家線下 OTC 交易店鋪和 250 家線上活躍服務商,年交易量高達近百億美金。

    繁榮背后暗流涌動。近年來,多起 OTC 搶劫事件以及 JPEX 事件中 OTC 推手的虛假宣傳,讓人們看清了 OTC 市場的合規短板和潛在洗錢等風險。對此,香港政府迅速「補課」,2 月發布《虛擬資產場外交易規管建議》,計劃給 OTC 市場戴上「緊箍咒」。據最新消息,監管計劃于 2025/2026 年進行咨詢和立法,海關和證監會正在就該項目密切合作。

    業內意見兩極分化——有人擔憂短期監管會讓市場降溫,也有人看好監管帶來的長期信任紅利。畢竟,沒有「牌照」,市場只是「自由放養」;有了監管,香港的 OTC 市場才能從「野生王國」成長為全球資本信任的合規中心,迎接更大增長。

    9.?跑會——「全民健身項目」

    跑會,歷來是 Web3 的「全民運動」,香港更是今年的運動大本營。細數 2024 年,僅香港中大型的活動,就不下于 50 場,從虛擬資產監管探討到區塊鏈技術落地實踐,從技術極客的代碼沖浪到商業領袖的戰略對話,Web3 主題包羅萬象。

    大型峰會如 WOW Summit、FORESIGHT 2024、香港 Web3 嘉年華、金融科技周,技術論壇如 Solana Hacker House HK 和 HashKey Hackerhouse 太初,更別提多如牛毛的小型沙龍與酒會……最典型的當屬香港 Web3 嘉年華。活動場地近 9,000 平方米,活動時間持續四天。除主會場外,活動附近還舉辦了近 200 場周邊活動。模糊估計,線下累計參與人數超過 50,000 人,吸引了超過 300 位全球知名演講嘉賓和 100 多個熱門項目參展。明年 2 月還有將首次在香港舉行的 Consensus,4 月底 Web3 嘉年華。

    行業不停,跑會不止,2025 年,將持續火熱。

    10.?前店后廠——「深港組合拳,Web3 新局面 」

    2024 年的舞臺,華人 Web3 中心已轉移從曾經的上海、杭州等地,轉移至香港。而「前店后廠」模式更是香港協同深圳獨門絕技。這套組合拳,不僅打出了行業優勢,更打造出了獨屬大灣區的特色打法。

    「前店」是香港的強項。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高效的資本市場、開放的商業環境和不斷完善的虛擬資產監管政策。從遠遠不斷的國際行業活動,到本土化、明晰的政策指導,再到諸如 100 億港元創科引導基金、特別簽證計劃這類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以及優質的融資環境。對于 Web3 企業來說,落地香港就意味著站在了全球市場的 C 位。

    而「后廠」深圳的殺手锏,就是強大的研發能力、完善的產業鏈、極致的成本控制,為 Web3 項目的孵化提供了理想環境。因此,不少香港 Web3 企業偏愛將技術團隊部署在深圳,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硬件設備生產以及部分運營環節,快速試錯快速落地。2024 年,香港數碼港還與深圳的多個技術園區加強了合作,讓深港兩地的資源流動更加順暢。

    這種「前店后廠」的模式,形成了「品牌 + 技術」閉環,正幫助 Web3 企業釋放巨大潛力,邁入全球市場。2025 年,香港,值得期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四虎影视884a精品国产四虎 |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臀控福利在线观看|